| 加入收藏

热线电话:020-38689186

请稍候...
  • 全新升级大吸嘴
  • 专业激光吸烟机
  • MDS美雕塑
  • 超细纳米黑脸娃娃碳粉Thalia Carbon Gel
  • 医美时代 肌因修护面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新闻动态
热门新闻
联系我们

工作QQ:254799388

电话:020-38689186

微信:13760687352

行业资讯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激光换肤术前术后外用药妆品的考量

作者:Mary Lupo MD  来源:论坛@医学美容时讯   发布时间:2013-02-05  阅读数:1560

维生素A

作用:刺激真皮胶原增生,促进伤口癒合,增厚表皮,促进纤维细胞增殖、抑制金属蛋白酶、抑制黑色素向角质层转移⋯⋯ 从而实现消减细纹、色素异常、改善肤质的效果。

考量:
- 外用维生素A类衍生物,通常建议在激光换肤术前进行,理论上可加速术后癒合、再表皮化,减低粟粒疹、PIH发生机率,且可促进激光穿透角质层。
- 有观点认为,铒激光使胶原合成减少,此时使用维甲酸促进胶原合成显得更为重要。
- 外用维生素A类衍生物已成为激光换肤的常规做法,其伤口癒合与胶原形成促进效果总体上较为确切,但仍有进一步研究证实空间。
- 关于术前外用维生素A类衍生物的持续时间,一般在数月到数周不等(大多数医生选择2-4周,有研究建议应在3周以上)。
- 剥脱性激光术后应停止外用维生素A类衍生物,直至再表皮化开始,也有观点认为须停用至少3个月(以利再表皮化和保湿)。


维生素C

作用:促进胶原合成,改善细纹,较少炎症后色素过渡沉着,抗炎,光防护。

考量:
- 对于维生素C(L-抗坏血酸)的功效,已有大量科学证据支持。
- 红斑是激光换肤(无论剥脱性或非剥脱性)术后产检副反应,外用含维生素C产品可辅助减少术后红斑和炎症。
- 剥脱性激光和机械微磨削(削弱皮肤屏障功能)可促进外用维生素C的康纳感言功效。
- 激光术后外用维生素C可辅助防晒。


维生素E

作用:减轻UV致红斑、预防疤痕、改善色素异常和光老化。

考量:
- 外用维生素E需要维生素C使其达到稳定。
- 虽然维生素E产品声称有助于伤口癒合、较少术后疤痕,但相关研究常出现矛盾结论。一项研究显示,外用维生素E用于烧伤伤口不仅无显著疗效,且增加了接触性皮炎的机率。
- 虽然外用维生素E可能在将来被证实有效,但鉴于研究数据的矛盾、接触性皮炎的潜在风险以及总体上缺乏设计完善的研究证实其有效性,目前不建议激光换肤联合外用维生素E。


维生素K

作用:减轻术后淤青、点阵激光换肤后延迟性紫斑。

考量:
- 一项双盲随机对照半脸研究显示,激光术前外用维生素K无显著效果,而术后外用维生素K显著减轻淤青严重度——虽然不能缩短紫斑的的整体持续期,但可减轻其严重度(特别是在外用开始的10天内)。
- 总之,激光换肤术后外用维生素K可加速消解淤青,但其机理很大程度上仍属未知或臆测。


生长因子

作用:加速急性和慢性伤口的癒合,抗光老化,减少细纹和皱纹,促进真皮胶原合成。

考量:
- 曾有零星文献报道支持激光换肤术前术后外用生长因子的益处。
- 理论上,激光换肤术联合外用生长因子可提升整体疗效、加速康复,但相关安慰剂对照研究稀少。
- 真皮胶原重建是激光换肤的主要机制之一,而外用生长因子可辅助刺激胶原新生,因此理论上外用生长因子可提升激光换肤后的年轻化效果、加速伤口癒合。由于其分子较大且带电荷,外用生长因子穿透正常皮肤角质层的机率有限,而剥脱性激光换肤可削弱表皮屏障的阻挡力,从而有利于活性成分更好地渗透。
- 由于角质细胞表现为生长因子的受体,非剥脱性换肤治疗后外用生长因子也有益于促进表皮和真皮间的生长因子中介通讯。
- 虽然激光换肤后外用生长因子尚待进一步研究,但其前景诱人。


色素淡化剂

作用:预防或治疗术后炎症后色素过度沉着(PIH)。

考量:
- 许多医生建议,在治疗前使用去色素淡化剂,以减低术后PIH机率。
- 一项美国激光医学与外科学会(ASLMS)会员调查显示,69%的反馈者报告在换肤术前使用氢醌以减低术后PIH。
- 除了氢醌,其他常用于术前预防PIH的成分还包括曲酸和壬二酸。
- 氢醌一般用量:术前3-4周,每日1-2次。有些医生仅对皮肤光型在3型或以上患者使用。
- 值得注意的是,不止一项研究显示,术前使用色素淡化剂实际上并不能减低术后PIH。尽管如此,术前使用氢醌等色素淡化剂仍然是一种普遍做法。
- 当术后出现PIH,可联合使用外用去色素剂、温和化学剥脱剂剂防晒霜促进消退。其中,氢醌可与维生素A类衍生物、壬二酸或曲酸、乙醇酸等联合使用,以增强疗效。
- 术后使用色素淡化剂,通常在再表皮化完成(或术后2-6周)后立即开始使用。
- 对于色素异常,严格的光谱防晒非常重要。
- 幸运的是,术后PIH通常是暂时性(数周或数月后消退)。


保湿剂

作用:促进再表皮化及伤口癒合,预防结痂。

考量:
- 使用隔绝式油膏(occlusive ointment)的“开放式”方法或是半隔绝性包扎的“闭合式”方法,哪种更利于伤口癒合,对此目前存在争议。
- 如使用开放式方法(隔绝性油膏),应注意限制油膏的隔绝性,以免出现痤疮样小脓包或粟粒疹(有文献报告,剥脱式非点阵激光换副后83.5%的患者出现痤疮样小脓包或粟粒疹,剥脱式非点阵激光换副后83.5%的患者出现痤疮样小脓包或粟粒疹)。
- 有文献报道,激光换肤后使用凡士林可能出现接触性皮炎。
- 许多皮肤科医生使用优色林万用修复乳霜(AHO, Aquaphor healing ointment, Beiersdorf)作为术后修复产品。近期相关研究显示:比较优色林万用修复乳霜(AHO)和比亚芬外用乳液(BTE, Orthoneutrogena)在口周点阵CO2激光换肤后伤口癒合效果,结果显示,AHO优于BTE;BTE的激光术后伤口癒合效果优于白凡士林;AHO的激光换肤术后伤口癒合效果优于抗生素软膏。(参见:浅表伤口护理产品比较:润肤剂 vs. 比亚芬 vs. 抗生素软膏)。
- 对于市售大量术后保湿产品,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效果比较研究。
- 无论选择哪种保湿产品,均应注意根据患者在术后康复的不同阶段需求调整配方。


防晒剂

作用:预防UV对换肤后皮肤的伤害,减低炎症后色素过渡沉着风险。

考量:
- 二氧化钛(物理防晒)刺激较小、导致过敏性接触性皮炎机率较小。
- 硅胶基质(比较石蜡、矿油等)配方者,封闭性较弱、刺激性较小,可减小术后形成痤疮及粟粒疹的机率。
- 在整个激光术后红斑期,须严格防晒。
- 对红色有遮盖性的有色防晒霜,可遮盖红斑,有助促进患者坚持外用防晒产品。


结论

激光换肤术前术后使用药妆品,具有多方面好处(加速癒合、缩短康复时间、减少并发症)。此外,剥脱性换肤治疗对表皮屏障的改变,也有助于外用成分更深入渗透真皮。目前,据理论推测及初步研究,激光换肤术前术后使用药妆品颇具前景,但仍有待更多安慰剂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

打印本页 | 返回前一页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关于我们  |  产品中心  |  最新图集  |   联系我们  |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09-2025 广州市润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102309号